跳至主要内容

成變棋駒走法

知識回顧

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熟悉了棋駒如何成變以及成變的規則。成變後的棋駒走法不同,無法再按照原本的移動範圍移動。

本篇將介紹成變棋駒的走法,這樣你就能掌握全部 8 + 6 種不同棋駒的移動方式啦!

成變棋駒

きん、と

步兵成變,同金將走法

只有日文,中文也有人說「成步(成變的步)」,不過僅為少數。

大家都念,請聽遊姬說。


Example banner

なりきょう

香車成變,同金將走法

名字就是變的車。

一字印刷法使用



なりけい

桂馬成變,同金將走法

名字就是變的馬。

一字印刷法使用



なりぎん

銀將成變,同金將走法

名字就是變的將。

一字印刷法使用



空白

金將不能成變。

如果在實戰中,將金將翻面成變,即會觸發反則。


りゅううま

角行成變,原有角行 + 九宮格

非常強大的棋駒。

注意

龍馬的簡寫是不是龍。日文只聽過うま唸法,很少人說りゅうま,請聽遊姬說。



りゅうおうりゅう

飛車成變,原有飛車 + 九宮格

非常強大的棋駒。


Example banner

空白

玉將不能成變。

如果在實戰中,將玉將翻面成變,即會觸發反則。

補充說明

印刷替代字

有仔細觀察と金、成香、成桂、成銀棋駒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不知道它們到底寫了什麼吧。如果已經熟記這些棋駒的走法,就會發現全都是同金將走法,所以其實它們全部代表「金」字。為了不跟金將撞字,這些成變棋駒從成銀、成桂等文字逐漸簡化。(成銀還能看出「金」的影子,最後簡化到日文的と)


日文中,成變可以用「成」來表示。因此成香、成桂、成銀都加上了一個「成」,而と則直接用日文來發音。

成香、成桂、成銀沒有簡寫。在早期沒有專門為成香、成桂、成銀製作出專門字時,要印出文字棋譜,會使用下面兩種方式:

  • 使用杏、圭、全來代表
圭代表成桂
  • 二字硬擠在棋盤格裡

要記得杏、圭、全不是成香、成桂、成銀的簡寫。(其他一個字的都是簡寫)

成變紅色字體

可能有些讀者已經注意到,部分棋駒在成變後字體變為紅色,這是有什麼規定嗎?其實並沒有強制規定,製作棋駒的師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客人的需求來設計棋駒組。

如果在網路上購買棋駒組,通常會附有樣品圖,或者在規格中看到標註赤字裏赤等字樣,這些都代表成變後棋駒的字體是紅色的。

高段棋士 高端棋士

看到這裡,規則還沒學完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購買高級棋駒組怎麼辦?

一副棋駒有多種規格,除了赤字,還有木材、質地、雕工與書體等都需要精挑細選。

想要快速了解棋駒組的規格,請參考棋具認識,滿足你的購買慾。

Example banner

龍?竜?

龍與竜本質上並無太大差異。在日文中,「龍」是舊體字,而「竜」則為戰後頒布的新體字。受過教育的日本人都能看懂這兩個漢字。普遍而言,日本人認為漢字筆畫越多,看起來越厲害。有時為了增添魄力,會特意使用筆畫較多的「龍」來書寫,例如用在名字上。總之,「竜」就等同於「龍」,放心唸「ㄌㄨㄥˊ 」。

由於日文中使用的漢字,有些與繁體字相同或相似,有些則非常迥異,我們恐怕難以一一補充所有不同的字。若之後在文章中邂逅這些日文漢字,還請讀者將其當作「猜猜漢字」遊戲來挑戰。

五爪龍、四爪龍、三爪龍

傳說「龍從中國出發,飛到朝鮮掉了一爪,剩四爪;再飛到日本又掉一爪,只剩三爪。」雖然龍普遍存在於東亞文化中,但是爪子數皆不盡相同。

在元朝以前,大多都是三爪龍,直到宋、明、清時期,龍的爪子數量才逐漸增多,從三爪演變為四爪以及五爪。清朝皇帝則以

五爪龍為貴天子御五爪、皇親貴族服四爪、官員許三爪。違反者治僭越之罪。

中國以外的地區,大致可根據距離中國的遠近,決定龍爪數量。古朝鮮

ㄔˋ皇帝下詔命令賞賜某物。
四爪龍,古日本敕賜三爪龍。所以在日本繪畫與文獻中,龍通常皆為三爪形象。不過,也有學者主張,日本的龍是在唐代時傳入,當時中國亦以三爪龍為主,日本便沿用至今。

不管怎麼說,日本龍是三爪已是不爭的事實。下次看到龍的圖像時,不妨留意一下龍的爪子數,也許就能一窺牠的「身世」來自哪個地區喔!

地區中國中國朝鮮日本
爪數五爪四爪、三爪四爪三爪
身分皇帝御用官員、民間用王室官用大家都可以用
意義象徵至高無上地位避免僭越藩屬國避免與中國爭奪正統普遍的神靈、自然象徵
龍爪數量表格
左邊可能是日本龍,右邊則是皇帝御用五爪龍